农信黔行|唱响“农信黔行”党建品牌 推动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双融双促-ag凯发平台
党建引领风帆劲,黔行致远谱新篇。即日起,我们将推出"农信黔行"品牌系列报道,全景展现贵州农信以高质量党建激活发展动能、以金融活水润泽黔山贵水的创新实践,解码这场党建与发展的"双向奔赴"如何绘就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壮美画卷。
贵州农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,以省委“黔进先锋·贵在行动”为总载体,围绕基层基础“强双基”,聚焦“强根铸魂、提质增效”总要求,持续深化“农信黔行”党建品牌质效,探索“1 n”品牌模式,形成“一地区一特色、一行社一亮点”的品牌辐射效应,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形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深化品牌内涵激发品牌活力
为提高党建工作水平,推动全省农信党建工作由零散到系统转变,对党建工作形成统一、清晰的认知,2019年,贵州农信探索创建了“农信黔行”党建品牌,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取得积极成效。经过5年多的发展,结合金融工作形势任务变化,2023年,贵州农信以省委“黔进先锋·贵在行动”为总载体,按照“内强基础、外聚资源”工作思路,对“农信黔行”党建品牌进行功能升级、丰富内涵外延。聚焦服务“国之大者”“省之大计”,以党的建设为引领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、传承农信优秀文化,打造政治忠诚、踔厉奋发、敢于担当、服务为民的农信先锋新形象。以新老“五张名片”为抓手,立足当地、守正创新、质效并举、特色鲜明,拓宽落实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“五篇文章”。以互联共建为载体,畅通党政、企业、群众金融纽带,绘就服务贵州改革发展“百姓银行”新蓝图。在推动贵州农信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,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作出更大贡献。
围绕“四聚四新”释放品牌动能
贵州农信以深化创建“农信黔行”党建品牌为载体,提出“四聚四新”工作举措,坚持将党的建设与职责定位、与发展战略相结合,着力构建具有行业特点、农信特色、文化内涵的“党建 金融”服务体系。
聚焦党建引领,塑造“农信黔行”新形象。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,认真践行金融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围绕“发挥优势、注重引领、整合资源、解决难题、推进共治、凝聚群众”,创新党建工作思路、机制、载体,推动各行社将党建品牌创建、发展战略与地方资源禀赋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,做强、做特、做亮“农信黔行”党建品牌。紫云农商银行以“农信黔行”为载体,以“服务跟着农民走”为主要内容,以“外派助农”为主题,积极探索形成“外派金融服务工作组 金融联络员 网点”的农民工金融服务模式,组建“长期工作组 临时工作组”开展外派金融服务,率先实施金融服务“走出去”战略,建立外出服务人才库,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家属走访慰问机制,“实时组织异地亲人见面会”等活动,提供务工人员法律咨询39人次、帮助维权32人次、帮助就业2698人次,累计发放外出创业就业、返乡创业就业及农民工消费贷款9.6亿元,让农民工离乡不离党。
聚焦普惠金融,彰显“农信黔行”新担当。贵州农信系统“三级”党委直面金融ag凯发平台的服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,紧盯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金融服务需求,紧扣当前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大兴调研之风,强化成果转化,持续下沉服务重心,延伸服务触角,加大“三农”、小微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,全力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“大文章”,提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8条措施,民营经济贷款累计发放2469亿元。赫章农商银行联合赫章县哲庄镇党委以“农信黔行”为载体,以金融支持创建“红色旅游乡村”“特色田园乡村”为主要内容,以“红旅田园普惠兴村”为主题,搭建三级“党建联盟”,助力组织振兴,实施技术人才、农村实用人才及专业人才培养,助力人才振兴,打造红色教育基地“联盟”、红色教育书屋,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,助力文化振兴,通过齐抓共创,助力生态振兴,找准服务对象,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,坚持服务实体,助力产业振兴,累计发放特色种养殖业、新型农业贷款1736万元支持还山村发展,有效促进村民群众增收致富。
聚焦互联共建,构建“农信黔行”新格局。聚焦落实上级决策部署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党政关心问题,聚焦监管要求、坚守定位等监管关心问题,聚焦服务乡村振兴、实体经济等重点领域,建立省联社、审计中心、行社、网点“四级定期沟通协调机制”,主动到党委政府、监管部门、村支两委、市场主体沟通协调联动,积极构建组织、人才、产业、文化等多方面同心同向发展格局。绥阳农信联社联合绥阳县委组织部以“农信黔行”为载体,以“两个双、三发力、五共建”为主要内容,以“政银同心共谋振兴”为主题,建立党群连心就业驿站、干部互聘机制、连心交流互动机制,开展产业共建,培育乡村产业、人才共建,激发乡村活力、文化共建,塑造乡村文明、生态共建,建设乡村面貌,推动党政资源、金融资源全面注入乡村振兴,向全县1733户产业经营主体授信2.78亿元,累计发放贷款1.69亿元,实现地方经济社会与农信业务高质量发展。
聚焦服务质效,树立“农信黔行”新标杆。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,传承贵州农信优良传统,将“融入黔农贵客品牌内涵、坚持质量效益优先、激活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”作为党建品牌深化创建重点,推动贵州农信九大行为文化和“守正、规范、创新、赋能、敢当”五大价值观转变为系统各级价值取向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、满足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的行为规范。实施“农信黔行·以文化人”行动,开讲153场新时代ag凯发平台的文化公开课,激励全体农信人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着力打造区域内服务最好的银行。近年来,围绕“新市民”金融服务需求,迭代升级新市民快贷专属产品、设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80个,新市民贷款余额达1603亿元。兴义农商银行以“农信黔行”为载体,以金融服务新市民为主要内容,以“党建领‘新’,以心暖‘新’”为主题,创新推出“金融服务外卖”,通过“黔农金服”小程序,实现客户线上预约“掌上下单”,嵌入客户经理“抢单”,组建“金融外卖”先锋队,化身外卖骑手,将金融服务送“货”上门,解决金融服务难以深入基层、贴近民众需求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优化提升基础金融服务供给,擦亮贵州农信“三有”百姓银行底色。
拓展品牌路径汇聚品牌力量
贵州农信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、党的建设贯穿到全省农信改革发展、经营管理的各方面、各环节、全过程,以“农信黔行”党建品牌为载体,以“四个引领”为抓手,探索实践党建融入经营管理、业务发展的新路径、新方法。
坚持政治引领,筑牢忠诚根基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从衷心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忠诚践行“两个维护”高度,修订完善“第一议题”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制度,强化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,使忠诚核心成为贵州农信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。坚持“两个一以贯之”,全面厘清省联社党委和其他治理主体权责边界,完成全省83家行社决策主体权责清单优化落地,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融入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各方面、各环节。制定出台加强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、党风廉政建设等涉及全面从严治党系列规章制度,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全面从严治党“三张清单”,初步构建了具有贵州农信特色的全面从严治党“1 n”制度责任体系和贯彻落实“5 2”党的建设总体布局,形成了有权必有责、有责要担当、用权受监督、失责必追究的监督制约机制。
坚持组织引领,凝聚发展合力。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“最后一公里”,认真落实省委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“1 7”系列文件精神,全面梳理基层党建存在问题,统筹推进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、党统数据治理、党务综合检查、党建工作调研等系列工作,编印优秀党支部典型案例,实施“排队抓尾”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、全面过硬。以“1 2 3”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制度为框架,制定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,制定深化创建“农信黔行”党建品牌、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履职能力提升实施意见,出台机关型党支部、网点型党支部、村镇银行党建提质增效指导意见,并以“线上 线下”方式,分层分类组织党支部书记、党务人员、党员等履职能力提升培训。出台行社党委专职副书记管理办法和履职指引,增设行社党委专职副书记岗位,明确履行党的建设“直接责任人”职责,进一步推动各级党组织树牢“大党建”理念,破解党建工作“是什么、怎么抓”问题。
坚持作风引领,建设清廉农信。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,在全系统四级党组织,举办党纪学习教育“读书班”,建立集中学习、以训助学、以案促学等机制,开展学习研讨、解读培训、警示教育等工作,推动党员领导干部深刻把握“六项纪律”主旨要义和实践要求。深刻认识“‘四风’问题蔓延滋长”带来的严重政治危害性,深入开展政治建设问题大排查,推动外包乱象、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顽瘴痼疾专项整治,制定多项规章制度,从制度层面规范经营管理行为,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。开展“新官理旧账”专项行动,实施审计中心扩权赋能工程,抓实“应减之负”和“应尽之责”。同时,积极推进“清廉农信”文化建设,编印警示教育手册,建立案件庭审旁听机制,注重用“身边事”警醒“身边人”。深入开展合规教育活动,下发5期《典型案例通报》,开展内控合规大讨论329场、高管讲合规265场、合规大讲堂194场,全面提升干部员工的遵规守纪意识和能力,积极营造“遵章守纪、令行禁止”合规文化。
坚持服务引领,提升发展质效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紧紧围绕省委、省政府的工作部署,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,奋力在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展现贵州农信责任和担当。在全国率先推出“生态账户”,全省农信累计创建“生态账户”近35万户,发放“生态账户专项贷”183.76亿元。研制绿色普惠信贷分类成为全国首创性团体标准,绿色资金投放规模跃居全省法人金融机构首位。出台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、金融服务“强省会”等系列指导意见,大力支持“三农”、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、县域经济发展,不断增强金融服务的多样性、普惠性、可及性。今年以来,累计发放贷款4984亿元,为历年新高。截至2024年12月末,全省农信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229亿元、7095亿元,主营业务稳步增长,服务实体有力有为、总体风险持续收敛、经营效益不断改善,经营管理呈现健康稳健的良好态势,走出一条党建与业务“双融合、双促进”的发展之路。